-
以科技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
所属栏目:[策划] 日期:2020-09-17 热度:92
我国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确定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8月27日,国家统计局、科技部和财政部联合发布《2019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我国研发经费2.2万亿,连续4年保持两位数增长,总量居[详细]
-
北极海冰减少 影响的不仅仅是北极熊的家
所属栏目:[策划] 日期:2020-09-17 热度:151
副标题#e# 海冰曾是北冰洋的“甲胄”,如今“甲胄”越来越[详细]
-
历史首次!东北地区半个月内连遭三次台风影响 专家解析原因
所属栏目:[策划] 日期:2020-09-17 热度:177
原标题:历史首次!东北地区半个月内连遭三次台风影响 专家解析原因 央视网消息:台风“海神”不断北上,对我国的风雨影响逐渐展开,而它也是半个月内影响我国东北地区的第三个台风,气象专家表示,这种情况为历史首次。 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张玲介绍,从[详细]
-
5G,将这样撬动服务贸易发展
所属栏目:[策划] 日期:2020-09-17 热度:84
9月4日至9日,由商务部和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20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以下简称服贸会)在北京举行,主题为“全球服务,互惠共享”。 5G在服务贸易领域的应用,是服贸会上的大热门之一。在5G通信服务专题展上,5G在智慧城市、家庭生活、文化旅[详细]
-
我国青少年近视防控急需“光合作用”
所属栏目:[策划] 日期:2020-09-17 热度:51
原标题: 疫情期间用眼大数据报告指出:我国青少年近视防控急需“光合作用” 本报讯(记者肖洁)近日,来自中南大学爱尔眼科学院的一份大数据调查报告指出,今年1到7月,我国青少年每日近距离用眼时长大大超过医生推荐值;同时青少年户外活动时间严重不足[详细]
-
黑洞也能孕育行星 但在上面寻找生命有点难
所属栏目:[策划] 日期:2020-09-17 热度:125
浩瀚宇宙中,黑洞犹如一只吞噬猛兽,没有任何物质能从它的巨大引力“魔爪”中逃脱,就连光也不例外。 近日,有研究团队提出,超大质量黑洞周围存在类似围绕恒星运转的行星。这类行星是如何形成的?是否普遍存在?它们又是如何被发现的?这些行星上是否有生[详细]
-
入秋后凉意袭来 宇宙中最低温度是多少?
所属栏目:[策划] 日期:2020-09-17 热度:117
原标题:入秋后凉意袭来 你知道宇宙中最低温度是多少吗 天文词典 初入九月,部分地区已经开始逐渐变凉。地球上的温度变化万千,宇宙中不同天体的温度又如何? 就人们的直观感受而言,温度就是物体的冷热程度。从微观层面看,物质都是由分子或原子组成,这[详细]
-
二〇二〇服贸会: 一场超乎想象的科技盛景
所属栏目:[策划] 日期:2020-09-17 热度:112
9月4日,2020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在北京拉开帷幕。为期5天的展览会呈现的是一场超乎想象的科技盛景:“智慧”服务机器人、“硬核”冬奥技术、科技与文化交融……据统计,来自148个国家和地区企业参展,超过10万人注册参会,190场论坛及洽谈活动密集举[详细]
-
最新研究表明沥青释放污染物远超汽车
所属栏目:[策划] 日期:2020-09-17 热度:187
在美国洛杉矶或任何主要城市,夏天的气味都会沾上沥青的味道。据《科学》报道,一项新研究表明,一条新铺的路或一个新的柏油屋顶并不只是会散发让你皱起鼻子的味道,新沥青更是一个重要的但却被忽视的空气污染源。事实上,这种物质释放的一种空气颗粒污染[详细]
-
英仙座艾普西隆流星雨9月9日迎来极大
所属栏目:[策划] 日期:2020-09-17 热度:180
新华社天津9月7日电(记者周润健)天文预报显示,英仙座艾普西隆流星雨将于9月9日迎来极大。天文专家表示,由于当晚有月光干扰,不太适合观测,建议有兴趣的公众选择9月17日前后的无月夜尝试观测。 在9月的流星雨并不少,但大多数流量都不大,英仙座艾普西[详细]
-
我国可重复使用试验航天器成功着陆
所属栏目:[策划] 日期:2020-09-17 热度:184
新华社酒泉9月6日电(李国利、赵金龙)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的可重复使用航天器,在轨飞行2天后,于9月6日成功返回预定着陆[详细]
-
发展工业互联网 需技术与应用两手抓
所属栏目:[策划] 日期:2020-09-17 热度:116
“政府对工业互联网高度重视,通过积极引导、鼓励企业部署,让企业看到工业互联网带来的直接好处,从而调动企业积极性。发展工业互联网需要蹄疾步稳求实效,需要技术与应用两手抓。”9月5日,中国科学院院士梅宏在2020工业互联网高峰论坛上说。作为2020年[详细]
-
农业农村部联合拼多多等启动丰收节金秋消费季活动
所属栏目:[策划] 日期:2020-09-17 热度:196
充分发挥2020年中国农民丰收节的节庆效应,助力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9月1日至11月31日期间,农业农村部将联合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举办“2020年中国农民丰收节金秋消费季”大型系列活动。中国最大农产品上行平台拼多多[详细]
-
在爱奇艺随刻,读懂年轻人的说唱表达
所属栏目:[策划] 日期:2020-09-17 热度:86
副标题#e# 2020年,短视频江湖风云再起。高手过招,扣人心弦。 B站忙着出圈,抖音和快手争夺神曲,而爱奇艺的随刻正带着新说唱等IP内容优势,打造另一片属于年轻人的兴趣乐园。 在《中国新说唱2020》开播后,随刻推出了“新说唱”频道,面向创作者发起说唱[详细]
-
科技部:对六十四种科研违规行为“零容忍”
所属栏目:[策划] 日期:2020-09-17 热度:106
9月1日,科技部发布的《科学技术活动违规行为处理暂行规定》(以下简称《规定》)正式生效,对6大类主体、64种科研违规行为亮出“组合拳”。 “这次新规定划定了底线,明确了界限,以‘零容忍’态度坚决遏制科研人员反映强烈的科技活动违规行为,将进一步[详细]
-
工信部下架23款侵害用户权益APP 涉及海淘免税店、蛋壳公寓等
所属栏目:[策划] 日期:2020-09-17 热度:188
央广网北京9月14日消息(记者 梁爽)记者14日从工业和信息化部(以下简称工信部)了解到,23款侵害用户权益APP因未按要求完成整改被下架,其中涉及海淘免税店、爱又米、蛋壳公寓、多多小说、小咖秀、助力钱包、会说话的汤姆猫2、安卓读书、安卓壁纸等。 早[详细]
-
第七届中国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正式启动
所属栏目:[策划] 日期:2020-09-17 热度:189
央广网郑州9月14日消息(实习记者 张圣琪)9月14日,第七届中国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正式开启,同时,本届网安周高峰论坛及其他系列活动在郑州(国家)高新区网络安全科技馆开幕。为响应“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2020年1月4日开始建造的网络安全[详细]
-
在天成象,在地成形 牛郎织女传说的起源与流布
所属栏目:[策划] 日期:2020-08-31 热度:62
副标题#e# “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生于天地之间,浩瀚的星空、苍莽的大地带给人类无尽遐想,自古至今产生了数不清的天、地、人的动人故事,牛郎织女传说作为这类故事的代表,流传在华夏大地、播布于汉字文化[详细]
-
大脑如何判断危险信号 科学家发现“警戒范围”
所属栏目:[策划] 日期:2020-08-31 热度:125
在复杂多变的自然环境中,大脑如何快速、简洁、精准地判断天敌信号,并第一时间产生合适的防御反应,是物种得以生存与繁衍的重要前提,也是科学家长期致力于破解的谜题。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研究员王立平团队近日在“动物大脑快速防御天敌反应的[详细]
-
“北斗”应用规模显著扩大 “加速器”作用凸显
所属栏目:[策划] 日期:2020-08-31 热度:199
应用规模显著扩大,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产业群体逐步壮大 “北斗”应用,“加速器”作用凸显 阅读提示 自2012年北斗系统面向亚太区域提供服务以来,北斗导航系统已在通信、交通、农业畜牧业、旅游等多个领域实现了产业化应用,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加速器[详细]
-
首次观测到银河系中心吹出冷气体
所属栏目:[策划] 日期:2020-08-31 热度:105
近日,一个国际研究小组发现,从银河系中心喷射出一种密度大、温度低的气体,这些气体的来源仍然是个谜团。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教授麦克卢尔表示,当星系失去质量时,也就失去了一些可以用来形成行星的物质,如果失去的物质足够多,星系就再也不能形成恒星了[详细]
-
登陆月球后住哪?科学家把目光瞄向地下熔岩管
所属栏目:[策划] 日期:2020-08-31 热度:116
科技的进步与发展把人们对未来的幻想变成现实。太空漫步、登陆月球、探测火星……科学家一直在探索未知的宇宙深空。近些年来,寻找宇宙中第二个“人类家园”成为科学家们努力的方向之一。而最新研究表明,这一梦想极有可能变为现实。 近日,据国外媒体报道[详细]
-
“码农”多了,城市科技含量更足
所属栏目:[策划] 日期:2020-08-31 热度:100
“码农”“程序猿”“攻城狮”……信息技术日益普及,信息科技(IT)逐渐成为一个备受青睐的行业。日前,国家统计局发布2019年城镇非私营单位、城镇私营单位和规模以上企业分岗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情况。数据显示,在城镇私营单位中,年平均工资最高的三[详细]
-
2050年全球海洋食物年产量将巨幅增加
所属栏目:[策划] 日期:2020-08-31 热度:191
英国《自然》杂志20日发布一项可持续粮食生产报告,报告指出,到2050年,全球海洋食物年产量或增加2100万吨至4400万吨,将占到本世纪中期喂养98亿人口所需肉类总增幅的12%至25%。在可持续粮食生产中实现这一增长,将取决于各种因素,包括政策改革、技术创[详细]
-
没想到吧,核能与我们吃的饭也有关
所属栏目:[策划] 日期:2020-08-31 热度:64
核能和育种看起来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件事。但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近日发布消息称,近年来我国农业科研界在农作物突变种质资源创制、新品种培育等核技术农业应用领域取得一批重要成果,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发挥了独特作用。 什么[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