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宁德站长网 (https://www.0593zz.com/)-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站长资讯 > 动态 > 正文

播撒科学种子共同摸索未来

发布时间:2023-11-16 06:30:38 所属栏目:动态 来源:转载
导读:   在北京展览馆剧场内,约有50%的观众年龄在30岁以下,而另外50%为成年人群。聚光灯打到舞台上,上演的不是歌舞戏剧,而是科学演讲。与此同时,在会场外,当天这场大会的直播观看总量超过
  在北京展览馆剧场内,约有50%的观众年龄在30岁以下,而另外50%为成年人群。聚光灯打到舞台上,上演的不是歌舞戏剧,而是科学演讲。与此同时,在会场外,当天这场大会的直播观看总量超过了4500万人次。线上线下,人们一起感受着科学的魅力。
 
  这是2023腾讯科学WE大会。3个小时里,7位科学家先后登台。其中包括,2位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高温超导研究奠基人之一赵忠贤、国家作物种质库主任钱前,2位诺奖得主——“石墨烯之父”安德烈·海姆、首颗系外行星发现者迪迪埃·奎洛兹,以及“网状化学”领域开拓者奥马尔·亚基、世界衰老生物学权威琳达·帕特里奇、磁控固液相变材料开发者蒋乐伦,他们同台向公众分享物理学、材料科学、农业科学、生命科学等领域的突破性进展。
 
  “稻亦有道。”大屏幕上,是一张手写的字条,落款为“袁隆平”。
 
  展示这张字条的,是钱钱。这是2016年,袁隆平回赠他的一幅字。这四个字,一直鼓励着钱前和团队不断前进。
 
  “水稻育种就是不断提高产量,提升品质。”钱前认为,保持水稻高产仍是水稻育种技术不能放松的基本目标。在此基础上,水稻育种技术要在高产的基础上创新,提高水稻对各种环境的适应性。
 
  “例如安徽安庆位于长江边,差不多十年有一次洪灾,三四年水稻农田就会被淹一次,所以我们需要找到耐淹的水稻,并且目前已经在国家作物种植库中发现了携带这种基因的种质资源。”钱前表示。
 
  伴随着技术进步,育种工作也进入了新阶段。
 
  钱前回忆,早年间,大白菜种子保存条件简陋,只能装进黑色的纸袋、皱皱巴巴地放在抽屉里,种子保存出来的寿命只有现在的两三年。虽然20世纪80年代建成了低温种质保存库,但科研人员需要穿着棉大衣登梯爬高存种子。近些年,智能化、信息化的到来,让艰苦的种质资源研究和创新工作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展望未来,钱前认为:“当下种业发展关键在于进一步提升种原创新效率,将生物技术与信息技术融合,推动育种技术向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将我国种质资源优势进一步转化为育种创新优势。”
 
  值得一提的是,这次大会是以“种子”为主题,致敬古往今来撒播种子改变未来的科学探索者。
 
  会上,腾讯发布了与中国农业科学院国家作物种质库共同建造中的腾讯科技馆“数字种质库”,计划利用3D建模等数字技术,将国家作物种质库全品类种质资源数字化扫描,三维动态呈现。它可以通过全息交互技术,向公众展示作物从萌发到结实的全程动态三维影像。
 
  “持续提高超导体临界温度、探索更适于应用的超导体材料和新工艺,将会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深刻变革。”第一位上台的科学家,是超导国家重点实验室原主任赵忠贤。
 
  年逾八旬的赵忠贤,讲话依然中气十足。赵忠贤团队通过独立发现液氮温区氧化物超导体和发现临界温度可达55K的系列铁基超导体等科学突破,促进了全球高临界温度超导体的研究。会场上,他娓娓道来,带观众系统性了解超导体的特性及研究价值。
 
  紧随其后登场的美国科学院院士、2018年沃尔夫化学奖得主、加州大学伯克莱分校教授奥马尔·亚基,跟观众分享了自己小时候在约旦首都安曼成长时的经历。这段极端缺水的经历,促使他找到了终生事业,并开创了“网状化学”领域。他和团队设计了人类历史上首个能从低湿度环境中捕捉、在低温下释放并输送饮用水的装置,在莫哈韦沙漠进行的实地测试中,每公斤金属有机框架(MOF)装备每天能产出1升水。目前,这一装置已落地应用,并用于缓解全球的水资源压力。
 
  20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石墨烯之父”安德烈·海姆现场讲述了他和同事们如何通过“撕胶带”的剥离技术获得这种单原子厚度的材料,并带观众窥探其神奇的特性。安德烈·海姆表示,他的团队与来自中国深圳的研究人员合作,成功将石墨烯作为“点金石”,从只含有十亿分之几黄金的废料溶液中提取出黄金。
 
  中山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蒋乐伦教授展示了团队开发的磁控固液相变材料。该材料融合了固态与液态金属的优势,固态时具备较高刚度和高负载能力,液态时则可以像水一样自如形变。蒋乐伦说,基于科幻电影中万磁王角色带来的灵感,该材料不仅能通过合金化调节温度控制形态相变,也可以通过外磁场来控制其运动、变形、分裂、愈合等形态变动。
 
  因探测到第一颗系外行星飞马座51b荣获201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迪迪埃·奎洛兹,在会上分享了团队持续开发天文仪器和技术的研究进展。他结合地球的重大演化,带观众理解行星探测对探测生命起源的价值。“40亿年前,地球地表的化学反应生成了能够诱发生命起源的物质。而当生命出现时,生命体本身的化学机能和反应就开始影响并改变地球。”这些变化都是在不断发生的。因此,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地球的变化来推测生命的演化历程。
 
 

(编辑:宁德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