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宁德站长网 (https://www.0593zz.com/)-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营销 > 经营推广 > 正文

专访华创公元:中国商业运载火箭大规模商业化还需3-5年

发布时间:2019-05-12 13:45:20 所属栏目:经营推广 来源:网易科技报道
导读:副标题#e# 在2019年中国航天大会上,行业主管、商业航天企业、相关专家、投资人甚至国家队集聚一堂探讨商业航天的未来。 在此期间,华创资本前沿科技投资负责人公元接受了网易科技的独家专访。2018年国内民营火箭公司蓝箭航天宣布完成B+轮3亿元人民币融资,
副标题[/!--empirenews.page--]

专访华创公元:中国商业运载火箭大规模商业化还需3-5年

在2019年中国航天大会上,行业主管、商业航天企业、相关专家、投资人甚至国家队集聚一堂探讨商业航天的未来。

在此期间,华创资本前沿科技投资负责人公元接受了网易科技的独家专访。2018年国内民营火箭公司蓝箭航天宣布完成B+轮3亿元人民币融资,本轮融资由华创资本领投,中冀投资、西电天朗创投(聚卓资本)、36氪基金跟投,金风科技、创想天使、中天世纪等老股东继续追加投资。

蓝箭是华创资本投资的第一家商业航天企业,据公元透露,华创用了2年多时间才决定投资商业航天的运载火箭这一环节。

对于华创来说,选对赛道很重要。公元表示从2016年开始华创就在看商业航天。但一直迟迟未出手,主要原因是政策未明朗。但从2018年之后,军民融合推到了基层,火箭市场真正开放,发动机也可以实现外采,体制内推动了商业航天的发展。

另外,Space X的快速发展也倒逼中国商业航天快速发展。

但众所周知,商业航天涉及产业链非常长,有火箭发射、卫星发射、卫星制造、卫星应用、卫星测控、卫星运营等环节。在经过2年的考察之后,华创最终选择了运载火箭领域。

“因为她是通往外太空的唯一交通工具。但现在整个市场发展,这个交通工具还不成熟。”公元认为。

但对于资本来说确实个成熟的进入时机。公元分析道,商业航天的发展就像2011年-2012年的生鲜电商,当时冷链物流不成熟,造成了生鲜电商一单生意的物流成本高达50元,从而导致了消费客单价必须增加到200一单,让用户体验很不好。但在2015年冷链物流成本降低,从而使得生鲜电商客单价变低,产业链成熟,用户体验增强。

“运载火箭就像当初的冷链物流,物流太贵了。现在每一公斤需要1.5到3万美金,这是非常昂贵的数字。”公元表示,“这就导致市场端消费不起,享受不到好的服务。因此,这个市场还处于非常早期的阶段,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要等一个时间点再投应用。”

在选定赛道之后,就是选择赛道上的选手了。公元认为,目前运载火箭整个赛道能吸引的一级市场资金也就5、60亿人民币,而一家运载火箭企业如果要真正的走向商业化需要20亿人民币,这意味着运载火箭领域也就容纳2-3家企业。

经过考察之后,华创认为蓝箭领先了整个行业1年半的时间,因此,华创投资了蓝箭。

而所谓的“商业化”,就是看谁嫩先掌握发动机及火箭的核心技术,并且降低火箭发射成本。公元认为什么时候中国的运载火箭拥有了自己的火箭发动机核心技术,就可以真正开始商业化了,这个时间不会太远,就在今年和明年。而将成本降低到-5000美元一公斤才真正可以大规模的商业化,这个时间还需要3—5年的时间。(静静)

以下为网易科技专访华创资本前沿科技投资负责人公元的部分内容:

网易科技:当初为什么选择进入商业航天领域,毕竟商业航天是一个投资周期长,回报周期长而且风险很高的领域。

公元:我们从2016年就开始看商业航天了,我们一直在关注这块,但是2016年、2017年我们看下来没有出手的原因还是因为国内政策不明朗,因为当时有各种声音说发动机不能外卖,特别是发射场不给民营火箭开放,中国就四大发射场还不给民营火箭开放,那民营火箭去哪发射。这些都是整个体制的问题都没有得到解决。

但在2018年发现军民融合已经真正推到了基层,火箭市场开放了,发动机外采也可以了,体制内的推动是很大的原因。

另外,SpaceX这几年发展的太快了,也是倒逼中国民营火箭去发展,因为SpaceX这几年的估值,其实投资回报的问题,我们看到投SpaceX的投资人其实都是赚到钱了,其实它的回报率是非常非常高的,接近300亿美金的估值。所以SpaceX发展的迅猛也是对于中国商业航天的一个反逼和压力。

我们觉得SpaceX都要送人上月球了,中国不能连自己的交通工具都还没有。因为火箭其实是作为人类通往未知世界的唯一交通工具。

网易科技:所以华创目前更倾向于投运载火箭这个领域?

公元:商业航天是一个很长的产业链,它是一个系统化的东西,我们只是选择火箭作为切入点,因为它确实是通往外太空的唯一交通工具,但现在整个市场的阶段就是这个交通工具还不成熟。

要上天,要去那的东西太多了,交通工具现在班次太少了,上去的东西也少、车票也贵,转嫁给上去的应用就更贵,所以整个系统都还处在非常早期的阶段,所以去投A点到B点的运输工具我们认为是第一步,也是解决整个商业航天现在看上去还没有商业化的最重要的一步。

网易科技:华创有考虑商业航天的其他环节吗?比如卫星?

公元:卫星我们也一直在看,但一直在等待一个时机的成熟点。

网易科技:为何感觉运载火箭是个成熟点?

公元:不管从技术积累还是国家政策、还是人才的供给都到了足以支持一到两家世界级的中国民营公司了。从商业模式上看,火箭的商业模式就是物流的商业模式,商业上相对成熟和直接,所以不管是技术还是商业,我们觉得在国内都已经到达了一个很好的时间点了。

网易科技:那卫星不是一个成熟的时间点的原因是什么?

公元:我经常做这个类比,我觉得还挺像的,就是这个很像在2011年、2012年看生鲜电商。像在哪呢?就是2011年、2012年的时候,有一波订阅式的生鲜电商,当时的情况其实是冷链物流不成熟,当时的冷链物流一单要40块钱在2011年、2012年的时候,这样反推过来生鲜电商一单就需要200块钱。200块钱是什么概念?是一家人一周的生鲜。他就硬生生的把生鲜这种本来该即时性消费的东西变成了计划性消费,我需要计划和订阅我一家未来一周吃什么。

但生鲜是一个需要即时性消费的东西,我今天想喝酸奶可能明天就不想喝了,它是一个非常即时性消费的东西。但是由于整个产业链的不成熟、由于冷链物流这个环节没有解决,导致它必须要把这个不好的体验加在最后的消费者身上,所以40块钱的冷链导致它的客单价必须要到200块钱,这个也是为什么在整个生鲜电商当时那一波起不来的原因,他到一定瓶颈就起不来了,因为产业链的不成熟被转嫁给了消费者,让消费者既买了单又买了体验不好的单,其实本质原因就是物流成本太高。

网易科技:所以当时不如投物流。

公元:对,当时还不如投冷链物流。我们在2015年投资每日优鲜的时候,在2015年的时候发生了什么变化呢?当时发生的变化是冷链物流从40块一单,当时的基础设施已经建立的差不多了,已经从40块一单变成14块一单,我们在投每日优鲜的时候大概是14块钱,这意味着我的客单价可以从200块钱变成60-70块钱,其实这就是一家人一天的晚餐费,晚餐+水果。所以这就很好的满足了消费者在生鲜上面真正的需求,所以每日优鲜得以迅速的起来,我觉得每日优鲜起来的原因就是时间点对了,整个产业链成熟了,所以让他的整个体验感可以去真正地做到增强。

(编辑:宁德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热点阅读